你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 市场主体 >  商贸流通物流

钢贸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:互联网 发布时间:2012-11-12 浏览数:7

时下,钢贸企业面临的困境日趋严重,日子越来越不好过,这在钢贸业中已成为一个共识。那么,钢贸企业遇到的困难究竟有哪些?如何破解困局?出路何在?就这一系列热点问题,日前记者采访上海市钢贸商会副会长、上海五波钢结构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庆平。

任庆平说目前我国钢铁贸易行业从总体来看,还只能算是处于发展初级阶段,不那么成熟,钢贸业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发展,迄今为止也只有20多年,这个行业属于什么样性质的行业,将形成什么规模、什么样的盈利模式、怎样的企业文化,等等,还都在探索和实践之中,缺乏完善、成熟的经验。

“我国钢贸行业经历了一个"粗放型的高速发展期"。”任庆平对20多年来我国钢贸行业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概述: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,民营钢贸企业的出现,从而打破了由各地国企的金属材料公司所垄断的经营格局。之后,国企金属材料公司及物资供应部门,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而改制,逐渐步入市场经济。此时,民营钢贸企业则快速崛起。这是由于当时国内钢材资源比较紧缺,属于“卖方市场”,钢贸商只要拥有钢材资源就能赚钱,且盈利空间较大;加上当时的钢厂直销、直供意识不强,钢材大都通过流通渠道实现销售。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,民营钢贸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,一度全国各地出现了“千军万马卖钢材”的热潮,钢贸业的“粗放型高速发展”,形成了一些弊病,即参与钢材贸易的人员层次普遍不高,文化水平较低,对钢铁基本知识及营销理论十分缺乏,企业资金短缺,规模很小,一般都是几个人的小公司,因而至今国内钢贸行业依然存在“小、弱、散、乱”状态,行业集中度低,先天不足。

任庆平说,在我国钢贸业发展初期,一批国企、央企等大型钢贸企业凭借他们的雄厚资金优势和物流优势,其发展很快。诸如中铁、五矿、中钢、浙江金属、微商等这些央企、国企,取得银行的贷款支持,拥有铁路运输等优势,可以大批量向钢厂订货,有时一次订货量就是80万吨,上百万吨,然后利用自己掌握的铁路运输线,进行大批量的批发,他们充当钢材批发商,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营效益。

谈到当前钢贸企业面临的困境时,任庆平说,如今即便是一批大型的国企、央企的钢贸企业同样面临重重困难,一般性的民营钢贸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则更大。就拿那些大型国企、央企的贸易企业来说,批发商的角色遇到种种挑战和压力。这是因为目前的钢铁产能严重过剩,钢材再不是当年的紧缺商品,属于“卖方市场”,是钢厂和钢贸商说了算,而如今的钢材进入供大于求的“买方市场”,竞争日趋激烈,甚至达到“白热化”程度,因而钢材市场呈现疲软、低迷的态势,且持续时间较长,形成跌价周期长,涨价周期短。比如今年自4月中旬起到9月初为止,钢材价格持续震荡下跌了5个月之久,可价格上涨行情却瞬间即逝,这对那些习惯于做批发商的央企、国企等大型贸易企业而言,也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,再运用以往的靠批发盈利的模式,显然很难行得通了。如果从钢厂大批订货,放在仓库里,两三个月卖不出去,钢材价格持续往下跌,必然造成巨额亏损。然而,这些大型钢贸企业却不注重第三方物流,都想自成体系,对现代的第三方物流不够重视,不去开拓。结果,以往的搞批发、当批发商的盈利模式,越来越不适应如今钢材市场出现“下跌周期长,上涨周期短”的特征,批发的路子算是走到尽头了。这就是在钢材处于“买方市场”环境下,那些大型国企、央企的钢贸商所面临的困境。

“而对于那些中小型民营钢贸企业来说,所遇到的困境更为严重,形势更趋严峻。”任庆平说:用形象化的比喻,现在民营钢贸商如同“风箱的老鼠,两头受气”。首先是自来上游的钢厂挤压。由于近十年来,钢铁行业加大投入,扩大产能,目前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,尤其是扁平材产能过剩情况更是严重。如目前国内的普通中板的产能达到1.2-1.3亿吨,导致中厚板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加剧,钢厂销售不畅,库存示大,效益滑破,甚至亏损。在这种情况下,诸多钢企加大直销、直供力度,开拓销售渠道,与钢贸企业争夺市场。目前钢厂在各地到处布点,设立销售公司,与下游用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使直供、直销比大幅递增,原本属于钢贸企业的市场份额被钢厂占有,对钢贸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影响,可以说是一大重伤。

“其次,来自下游终端用户的挤压。”任庆平说,进入网络化的信息时代,加上钢材期货市场的出现,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,市场透明度越来越高,钢材价格越来越透明,已经不存在不对称的信息,所以下游终端用户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,而且尽可能降低采购价格。此外,钢材处于“买方市场”,下游用户在采购时“货比三家”,再加上资金紧缺,用户一般不会考虑钢材经销商的利益,往往要求拖欠货款,有的客户表示“不拖欠,不买货”;若为建设工程提供钢材,对方还要求垫资,少则几十万,多则上百万、数百万,而且这笔资金将始终沉淀在建设工程方,否则钢贸商就没有资格为工程提供钢材。然而,由于用户的拖欠货款,使原本微利的钢材贸易,基本无利可图,连支付利息都不够,甚至亏本经营。这也是当前钢贸企业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。

任庆平还谈到时下钢贸企业遇到的困难,这就是融资难,成本高,风险大。特别在上海地区,因为一些钢贸企业以重复质押骗取银行贷款,再有个别钢贸商在担保、连保中发生资金链断裂而“跑路”事件,迫使银行收紧对钢贸行业的融资贷款,目前基本暂停钢材质押等贷款业务,钢贸商的融资贷款的难度更大。此外,融资成本高,风险大,有的钢贸企业在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情况下,只能通过民间渠道进行融资,有的则是借高利贷,融资成本大幅提升,压得钢贸商透不过气来。有的下游终端用户是国企或央企,他们的贷款融资享受诸多优惠政策,而这类用户根据他们的融资成本,要求钢贸企业提供钢材,使贸易商的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。

任庆平还谈到人力成本、财务成本上升以及税收等的沉重压力,成为钢贸企业的一个“致命伤”。在钢贸进入微利时代,钢贸商无利可图,甚至亏本经营,然而缴税额不降反增,税负不降反增。除了增值税外,还有营业税等,尽管钢贸企业没有盈利,可以不交纳营业税,但增值税必须交纳,现在钢贸企业扣除各种税费和支出,总体上能保持不赔不赚就算很不错了,盈利已经相当困难了。

确实,时下的钢贸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趋恶化,遇到的困境不断增大,那么钢贸企业的出路在哪里?当记者问及钢贸企业是否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撑时,任庆平以十分坚定的口吻说,钢贸商只能靠自救,找出路,不能指望国家的政策来实现钢贸企业的生存发展,照章纳税是钢贸企业的职责。钢贸企业要渡难关,实现自救,必须不断创新经营理念,练好企业内功,强化企业管理,降低经营成本,提升核心竞争能力,创新盈利模式,适应“买方市场”下的经营环境,实现效益最大化。

任庆平认为钢贸企业应充分认清目前面临的困境,要根据自身的实际,不能盲目追求规模,该缩小规模就该收缩,该减员的就减员,降低经营成本,尽可能减少亏损点,增长效益增长点,开拓具有经济效益的终端市场,使每一笔生意都能实现盈利,来渡过眼前的难关。

钢贸企业要探索出适应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,打造出自己的核心能力;制定公司的经营战略,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布局,切实贯彻实施,真正落实到实处;要实现从经营商品向经营客户转变,对客户的经营规模、诚信状况、现有合作情况、未来发展规划等进行综合评介,发展优质客户,拥有一批素质较高、信誉较好、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客户群;在终端用户的维护、服务、管理上,坚持“合作共赢”的经营理念和信誉第一的经营原则,以品种多、质量优、服务好、反应速度快等优势,吸引大批终端客户,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占有一席之地。

任庆平说,当前钢贸企业要力求能够生存下来,剩者就是强者,剩者就有希望。我国经济要持续发展,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进行,钢材需求必不可少,钢贸行业还将继续发展。因此,未来的钢贸企业将会进一步壮大,集中度得以提升。然而,钢贸企业面临的道路是艰难曲折,坎坷不平,而前景是广阔的,前途是无量的,相信经历这次渡难关的磨练,生存下来的钢贸商,其明天或许会更美好。

上一篇:贝思哲:电商挑战来自物流 下一篇:深圳大空港遥指东盟 规划商贸物流等三大产业